常見問題

常見問題

2023年5月23日在中廣 iCare 訪問林長神內陳醫師時,談到台灣有超過7萬7千名病友罹患巴金森氏症。以盛行率推估,65歲以上平均約每百人會有1位患病。

巴金森氏症的病因目前尚無明確的說法,遺傳的因素大概只占一成左右,其他成因則可能和環境或老化造成腦內多巴胺分泌減少有關。

巴金森氏症的常見動作症狀有:

  1. 臉部容易沒有表情或不自覺流口水
  2. 靜止型的手、腳或嘴巴顫抖。顫抖的特點是在休息時比較明顯,而在動作時會消失
  3. 步態不穩小碎步
  4. 動作變慢
  5. 姿勢與平衡問題
  6. 單側手臂不會擺動
  7. 身體僵硬
  8. 寫字愈寫愈小字

另外還有非動作症狀:

  1.  自主神經系統問題像是便秘、尿失禁、多汗和性功能障礙
  2. 精神症狀像是抑鬱、焦慮、幻覺、認知或睡眠障礙
  3. 語言與溝通問題像是發聲困難、話說困難,吞嚥困難
  4. 姿勢型低血壓、突然昏倒

我們可以試著讓左/右手分別以食指碰觸拇指,這樣連續反覆做30次。如果動作變慢、速度改變、停頓、打不開或張開的大小改變,建議到神經內科做進一步的檢查評估。

當藥效出現波段起伏(開關現象),如果多巴胺濃度過高時、病友容易產生四肢不自主亂動「異動症」現象,而如果體內多巴胺濃度過低時,患者卻變成意識清晰、但身體無法動彈的斷電狀態,不僅十分困擾也很危險。

如果吃東西常嗆咳,或是食物常含在口裡沒有吞下去,這很有可能是吞嚥困難的現象。巴金森病人晚期常會有這種現象,而這個問題需要被關心與注意,因為它常引起吸入性肺炎與長期吃不多所造成的肌少症問題。

正常人可以控制食物要在口中留多久, 但巴友的自主控制的機能受損到某個程度時,病友能夠自主控制的能力變差了,就不知道要吞這。當巴金森的病友到某個程度時會連吞的動作都忘記,所以建議要做訓練。

復健科的語言治療師與營養師是能幫助吞嚥困難朋友的專業老師,語言治療師可以為吞嚥功能做評做與做吞嚥的復健,營養師可以教您如何做吃得下去的餐,讓病友獲得足夠的營養。

 

如果病人的症狀惡化比較快或是藥物使用的劑量已經足夠多但病人的效果反應仍然不好,這類病人就可能被歸類為非典型的巴金森氏症。

巴金森氏症與非典型巴金森氏症在症狀表現上同樣都會有動作遲緩、僵硬、口齒不清、平衡障礙、容易跌倒等,但在下列狀況是主要不一樣的地方:

  • 對左多巴藥物的反應不一樣:巴金森氏症的病友反應良好,同一劑量的控制可以持維很長的時間都有效;非典型的巴金森氏症病友藥效反應不好,常用到最大劑量。
  • 顫抖的表現不一樣:巴金森氏症的病友通常有明顯的靜態性顫抖;非典型的巴金森氏症病友沒有明顯的靜態性顫抖
  • 症狀的出現方式不一樣:巴金森氏症的病友多數從單側邊開始出現症狀;非典型的巴金森氏症病友則多數是症狀同時出現在兩側

凍凝步態是巴友治療上的困難點,目前多數醫師的共識是難以用藥物來改善。但有一些方法可以讓病友自己改善問題,在這之前希望大家能了解抬腳這件事要分成二部份來說明:

  1. 腳要有力,也就肌力很重要。許多病友因為凍腳所以活量動就少了,長期造成肌力不足造成抬腳困難所以走不動。因此請大家即使在家裡也要將膝蓋抬高走路,不用踢正步但能讓腳底離地 10-20 公分
  2. 大腦叫不動腳去抬腳走路,這是巴金森病的原因。這與腳有沒有力無關,就只是大腦叫抬腳的動作指令傳不到腳的神經,所以做不出來。不要生氣,還好您可以用其它方法克服這個問題。
    目前醫學上有視覺提醒,你可以在離您腳前最近的地方找到一條橫線,看著他先站直然後用腳去踩它,多數都可以讓你不會凍腳停在原地。也有老師教在心裡數 1,2,1,2 然後先原地踏步再向前走。 這些都是非藥物解決的方法,自己可以在家試試那種對自己有效。

輔助工具上,枴杖、助行器是幫助第一點的肌無力或平衡不好,但無法解決第二點的「大腦叫不動」的問題,要解決第二點目前台灣只有「陪步光學器」這個工具或自己在地上劃線,看著線走路。 請您自己試試,不要等腳無力了才認為事態嚴重想要解決,多數是長期第二點造成第一點的出現。早點解決第二點,可以讓第一點出現時間變慢